过刊目录

  • 全选
    |
    特约综述:肠道微生物、肠道稳态与代谢专题
  • 特约综述:肠道微生物、肠道稳态与代谢专题
    姜长涛△ 朱进霞△
    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共生系统,包含数目约超过1014 的肠道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原生生物等。肠道细菌涵盖硬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梭杆菌门等。目前肠道菌群被认为是影响宿主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人口腔以及唾液中含有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来源于每天正常饮食引入的菌群。各种微生物(如细菌)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的现象称为“定植”。我们身体各个部位都存在菌群定植,提示菌群与机体器官间存在多种互作关系。伴随着现代分子技术(宏基因组、代谢组、脂质组、宏转录组)的发展,宿主与不同微生物的复杂关 系逐渐被阐明。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宿主疾病(如肿瘤、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肝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间存在密切联系,调控涉及免疫、能量代谢、脂代谢和糖代谢等多种通路。(文章全文点击PDF链接下载)
  • 特约综述:肠道微生物、肠道稳态与代谢专题
    王萌 王宇浩△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在维持宿主脂质代谢稳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调节作用。肠道菌群能协助并增强宿主对食物中多糖的消化,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对长链脂肪酸的吸收,调节脂肪组织的功能。因此肠道菌群紊乱将严重影响宿主脂质代谢平衡,并诱发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一系列脂代谢疾病。本文从肠道菌群调控肠道上皮细胞脂质吸收的角度对已知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 特约综述:肠道微生物、肠道稳态与代谢专题
    罗茜 聂启兴 姜长涛△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在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血管疾病等。肠道菌群可以将肝脏中合成并被分泌到肠道中的胆汁酸(bile acids)进一步代谢,形成次级胆汁酸。多种胆汁酸按不同的比例构成胆汁酸池,并通过胆汁酸受体法尼醇X受体、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等作用于宿主,进而影响宿主代谢。本文就肠道菌群代谢胆汁酸以及动态的肠道菌群和胆汁酸池调节代谢性疾病进展的机制进行综述。
  • 科研新闻
  • 科研新闻
    赖富婷 郑瑞茂
    2022, 53(6): 415.
    白脂素(asprosin)是原纤维蛋白(fibrillin 1,FBN1)基因编码的蛋白因子,经蛋白C端特异的蛋白水解酶切割产生;其主要源于哺乳动物白色脂肪组织;目前已知白脂素主要功能为以cAMP依赖的方式启动肝葡萄糖释放入血;不仅如此,该因子亦参与食欲促进、体重稳态维持,并与二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发病相关。已有研究揭示,“嗅觉受体家族4亚族M成员1”(olfactory receptor family 4 subfamily M member 1, OR4M1)可能为白脂素受体,其功能与调控觅食行为相关。最近,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Atul R. Chopra团队发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δ(protein 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δ, Ptprd)亦可发挥白脂素受体功能,并促进食欲,参与机体能量平衡调节。该研究发表在2022年4月Cell Metabolism 杂志。(全文详见CNKI)
  • 特约综述:肠道微生物、肠道稳态与代谢专题
  • 特约综述:肠道微生物、肠道稳态与代谢专题
    李丹阳 周瑶 陶亮△
    人的肠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在这里存在有数量庞大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它们的合集又通称为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通常情况下,人体与肠道菌群和平共处,互利互惠。肠道内环境与微生物的稳态主要依赖于肠黏膜的存在,它包括了上皮细胞层、固有层和黏膜肌层。肠黏膜协同其分泌的黏液层、黏膜免疫系统、以及其上依附的肠道菌群等一同组成了肠黏膜屏障,以抵御各种外界不利因素,尤其是病原细菌的侵袭。本文旨在概述肠道黏膜屏障与部分相关常见病原细菌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为科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 特约综述:肠道微生物、肠道稳态与代谢专题
    刘天怡 陈灿希 胡泽汗Δ
    人体肠道中寄居着数量众多、种类繁异的微生物,其在机体营养吸收、物质代谢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iota)群落结构失调或组织易位则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作为机体直接接触众多肠道微生物的第一道屏障,在响应肠道微生物定植、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肠黏膜免疫调控的角度,介绍肠道微生物与肠上皮细胞互作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 特约综述:肠道微生物、肠道稳态与代谢专题
    田 芳# 邵怡凯# 饶雪琛# 吴 浩△
    作为人体的 “第二基因组” 及新兴的 “代谢器官”,肠道菌(gut microbiota)的结构与功能变化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其对相关疾病的精准诊断及靶向干预效果的影响上;其中药物和食物的干预疗效受个体间肠道菌差异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以肠道菌与此类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探讨二者互作对代谢性疾病防治的启发。我们同时强调了剖析个体间肠道菌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的实施及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性。
  • 综述
  • 综述
    王志锋 李志翔 李红 蒋兵 牛弈 李宝强 薛海红△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神经精神疾病,它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有其复杂的神经生理和病理机制。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普遍较低,严重抑郁患者还会有自杀的倾向。目前,药物疗法依然是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服药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还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在综述抑郁症的各种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体育运动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以及运动干预抑郁症的相关机制,同时还归纳了针对抑郁症的运动干预方案,以期为抑郁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法。
  • 小专论
  • 小专论
    徐灿丽# 何文星# 郑洋△ 汪磊 王佳慧 彭岳 赵铁建
    铁死亡(iron death)是一种铁依赖的非凋亡性的新程序性死亡方式,其是因铁代谢异常导致细胞内大量活性氧与脂质过氧化物堆积造成的。铁死亡对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治疗慢性肝病的潜在靶点。本文对近年来铁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发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希冀为慢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小专论
    张海博 顾辰杰 张瑞婧 焦俊喆 管又飞 张晓燕△
    肝脏是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扮演去氧化、储存肝糖原和合成分泌性蛋白的角色。肝脏合成与生物转化过程中依赖酶促反应的高效催化。在进化与适应的过程中,肝脏演化出代谢分区的功能性组织结构,使不同酶促反应呈现出空间特异性分布,使肝脏对空间和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保证肝脏功能的高效运转和内环境稳态。同样,当暴露于各种损伤因素时,肝脏病理改变也呈现出空间特异性分布的特点,在复杂信号调控网络的作用下,维持肝脏损伤与修复的平衡。本文旨在系统综述肝脏组织和代谢分区的相关研究,以期为理解肝脏生理功能的维持机制及临床治疗肝脏疾病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 小专论
    王 鑫 陆利民△
    肾脏纤维化(renal fibrosis)以肾间质内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和肾实质细胞丢失为主要特点,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向终末期肾病进展的共同途径,深入了解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对于临床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组蛋白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 主要包括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等,其在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组蛋白修饰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就上述各类组蛋白修饰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科研新闻
  • 科研新闻
    赖富婷 郑瑞茂
    2022, 53(6): 457.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是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生化过程;该过程主要在肝细胞进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在于参与维持血糖稳态,满足机体能量需求;糖异生病理性激增与肥胖、非酒精脂肪肝炎及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发病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叉头盒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 FoxO1)等转录因子,参与糖异生调节过程;FoxO1可促进肝糖异生,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平衡。糖异生调节的分子机制是生物学及医学重要研究领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Domenico Accili团队,新近揭示:胸腺细胞选择相关的高迁移率家族盒因子4(thymocyte selection-associated high-mobility group box factor 4, TOX4)是肝糖异生过程的正向调节子;其表达增加可提升肝糖异生水平;而且,该因子与肥胖、非酒精脂肪肝炎及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发病密切相关。该研究发表在2022年1月Cell Metabolism 杂志。(全文详见CNKI)
  • 小专论
  • 小专论
    郭亚净 王 洪△
    脑出血后的神经损伤涉及多种病理过程及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出现细胞焦亡(pyroptosis),而抑制细胞焦亡能减轻神经损伤,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因此,细胞焦亡可能是脑出血的潜在干预靶点。进一步研究细胞焦亡在脑出血患者神经修复中的作用,可以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细胞焦亡在脑出血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小专论
    刘旭骏 司文喆△
    赖氨酸的甲基化修饰能够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或酶活性,该过程与多种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其中,包含SET结构域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7/9(SET domain containing 7/9, SET7/9)是最先被鉴定出来的甲基转移酶,SET7/9参与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在多个生物过程如转录激活和抑制、复制及DNA 损伤修复中都有重要的作用。SET7/9对非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不仅影响基因表达、调控、遗传等生理机制,且对于肿 瘤等重大疾病的诊断、防治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甲基转移酶SET7/9通过对组蛋白及非组蛋白底物的甲基化修饰及其生理学功能予以综述。
  • 小专论
    张小红 田国平△ 唐朝克△
    IL-38(interleukin-38)作为IL-1家族的细胞因子,是IL-1和Toll样受体家族的潜在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炎效应。IL-38通过抑制靶细胞炎症信号通路、抑制T 淋巴细胞功能、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在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IL-38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望成为这些疾病防治的新靶点。本文主要就IL-38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科研新闻
  • 科研新闻
    侯予甲 郑瑞茂
    2022, 53(6): 472.
    探索行为(exploratory behaviour)是生物收集并识别环境信息,获取生存资源,促进生物与环境互动的基本行为,其意义在于保障生物生存繁衍。以往研究揭示,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处理外周传入的感觉信息,经整合分析,最终执行具体行为;该脑区是分析空间信息、参与调控探索行为的关键神经结构。此外,海马(hippocampus)亦是分析空间信息及参与调控探索行为的关键脑区。在探索行为过程中,前额叶皮质-海马环路存在同步网络震荡(synchronized network oscillations)现象;该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不同神经核团之间发生同节律的电生理活动。前额叶皮质与海马之间的神经投射,可能是参与分析空间信息以参与调控探索行为的重要神经环路。前额叶皮质功能异常可导致海马空间认知功能异常;异常的前额叶皮质-海马环路活动,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相关,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因此,研究前额叶皮质-海马环路参与调控探索行为的机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全文详见CNKI)
  • 诺贝尔奖工作评述
  • 诺贝尔奖工作评述
    王铮锐# 李畅# 张瑛△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bo),在他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与现代人的蛋白质序列相比,已灭绝人种———尼安德特人的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蛋白存在三个突变位点,导致通道活性发生显著改变。既往大量的遗传学证据表明,NaV1.7与疼痛感知密切相关。本文从帕博团队NaV1.7的相关研究工作出发,进一步对NaV1.7的表达模式、电生理学特性、已鉴定的与多种疼痛疾病相关的NaV1.7蛋白突变位点,以及靶向NaV1.7的镇痛药物研发(天然毒素、小分子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进行简要综述。
  • 分类索引
  • 分类索引
    2022, 53(6): 478-480.
     全文请点击PDF 链接到CNKI下载
  • 科研新闻
  • 科研新闻
    赖富婷 郑瑞茂
    2022, 53(6): 480.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又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由冠脉循环血管网粥样硬化引起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及舒张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伴随心脏弥漫性纤维化。该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疾病、高血压、不良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其可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及伴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临床分型。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负担;因此,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近日,法国Sorbonne大学Karine Clément团队、里尔大学Marc-Emmanuel Dumas团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S. Dusko Ehrlich团队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Oluf Pedersen团队共同发现,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代谢组、尿液代谢组及肠道菌群均呈现病理性改变;该研究,根据以上组学分析,确定了该病的代谢及菌群标志物;该标志物可用于预测该病的临床分型。该研究发表于2022年2月Nature Medicine杂志。研究招募了1241名18~75岁被试者,包括健康个体、患有代谢疾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但缺乏明显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高风险个体、及处于不同临床分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伴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的缺血性心脏病个体。研究人员对以上三组人群进行血清代谢组、尿液代谢组及肠道菌群检测。研究者经生信分析发现:代谢物及菌群与该病病程进展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根据疾病病程进展程度,结合血清代谢组、尿液代谢组与肠道菌群变化特征,研究人员提出以下四个分组,分别为:(1)标志物持续升高、及标志物持续降低组(escalation features, ESCF),即,代谢物水平、菌群种类及丰度,与该病发展呈正或负相关;预示该病处于恶化或恢复过程;(2)标志物先升高再降低、及标志物先降低再升高组(de-escalation features, DSCFs),即,药物干预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代谢物及菌群指标恢复或接近至健康水平,其预示药物干预有效;(3)标志物先升高再进入平台趋势、及标志物先降低再进入平台趋势组(dysmetabolism features, DMF),即,代谢物水平、菌群种类及丰度,在该病高风 险个体显著高于或低于健康个体;并且,这些指标,在高风险个体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间无差异;该类指标,预示机体处于代谢异常及缺血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状态;(4)标志物先处于平台状态再升高、及标志物先处于平台状态再降低组(ischemic heart disease-specific features, IHDF),即,代谢物水平、菌群种类及丰度,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呈显著变化;在其他状态则无变化。因此,该组标志物,为缺血性心脏病特异性标志物。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代谢组、尿液代谢组与肠道菌群呈异常状态。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结果显示:(1)胆碱(choline)及肉碱代谢物(carnitine)水平上升,提示脂肪酸β-氧化增加;(2)花生四烯酸衍生促炎脂质增加,提示存在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3)细菌有害代谢产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henylacetylglutamine)与4-甲酚(4-cresol)血浆水平随缺血性心脏病进展上升,以上代谢物亦为高氨血症及肾功能障碍标志物,提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伴随肾功能减退;(4)对心血管功能有优化作用的代谢物水平降低,如:胡萝卜素二醇(carotene diols)、β-隐黄质(β-cryptoxanthin)与麦角硫(ergothioneine)。研究者发现,23种细菌特异性存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由此提出,这些细菌可能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相关,如:β-变形菌(Betaproteobacteria)及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olderia pseudomallei)。此外,肠道瘤胃球菌(Ruminococcus)在该病患者含量下降;该菌参与短链脂肪酸合成。再有,肠道优势菌群由拟杆菌属1(Bacteroides 1)与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转变为低分布密度的拟杆菌属2(Bacteroides 2),提示肠道菌群种类减少、含量降低,该现象伴随疾病发展。此外,尿代谢组在疾病发生发展各阶段,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血清代谢组及肠道菌群异常,伴随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进展。代谢物及菌群可能与缺血性心脏病各亚型存在特异性相关。血清5-和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5-& 12-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和白三烯B5(leukotriene B5)等促炎代谢物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显著高于慢 性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衰患者。脂肪酸代谢物,如α-生育酚(α-tocopherol)、麦角硫(ergothioneine)和 3-吲哚乙醛酸(3-indoleglyoxylic acid)的血清水平,在心衰患者显著降低。相反,4-甲酚(4-cresol)、对甲酚硫酸盐(4-cresyl sulfate)、3 -甲基戊二酰肉碱(3-methylglutarylcarnitine)、辛二酰肉碱(suberoyl carnitine)及苯乙酰肉碱(phenylacetylcarnitine)等脂肪代谢物血清水平,在心衰患者则显著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氨基酸代谢相关菌群,如肠拟杆菌(Bacteroides intestinalis)及克拉克拟杆菌(Bacteroides clarus),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及伴心衰的缺血性心脏病等临床亚型之间存在特异相关。以上结果表明,炎症、脂肪酸代谢物、以及与氨基酸代谢相关的菌群,可能参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程进展。血清代谢物及肠道菌群,可作为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分型指标及预测指标。基于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模型,研究者构建了可预测缺血性心脏病临床亚型的分类算法。将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分型常用指标与该研究发现的代谢物及菌群进行综合比对分析,研究者提出了可用于判断该病分型的代谢物与菌种;这些代谢物和菌种,亦可用于对该病分型的预测。综上所述,该研究分析了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代谢组、尿液代谢组及肠道菌群与该病发展关系;并发现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分型及对该病的分型进行预测的代谢物及菌种;为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